源流考究

《南晓族谱》剖析篇

作者:农德润  日期:2021-01-02 点击:1519

  

   在写这篇剖析篇之前,首先要声明一下,我对《南晓族谱》的编撰者,是不同年代的人,互不相识,我非常敬佩他们为了修谱做出了艰苦努力和奉献,他们在编谱过程中存在不足,在所难免。编纂族谱,应该实事求是,对待祖宗的发展史,更要严肃、认真,要切实做到知多少就写多少,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乱编乱造。

  《南晓族谱》由南晓镇雅王圩万二公之后裔农宇泽和农茂祥二人一九三六年撰写,一九七一年再经农茂蕃修改而成。我们收集到的这本族谱没有谱名,故暂且简称其为《南晓族谱》。这本族谱存在严重错误,但其流传广,误导了不少宗亲。1998年,农姓族委会在编纂《雁门农氏宗族谱》时,明确指出《南晓族谱》的错误之处,并作出按语,其所载的宰询公之前的历史不实,不可置信。

  但近年又有某宗亲借收集本支族谱之机,又将《南晓族谱》的错误谱系进行套用,他编写的族谱,实际上就是《南晓族谱》的翻本,谱名为《山西雁门郡农氏直系支族谱》。该谱极力宣称侬为农姓之祖,民国期间建于西津村的农氏总宗祠,到了他手里竟变成了「侬氏总宗祠」,其错误的严重性,比起《南晓族谱》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近编写者还将此谱在农氏家族聊天群传播,借网络之便,传播错乱的祖宗发展史,继续误导不明真相的宗亲,乱造祖先,叛祖逆宗,以讹传讹,后患无穷,影响极坏。为此很有必要将《南晓族谱》进行剖析,把其错误之处剖开,让广大宗亲看清其本来面目,不再以讹传讹,这样才对得起列祖列宗,对得起子孙后代。


《南晓族谱》的主要错误之处如下:

 一、《南晓族谱》编造侬猷是侬智高爷爷无事实依据

  据《南晓族谱》载:“侬猷,在唐朝时代,祖籍于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屡任仕职,…世为州官之职(共任州官六十三年)至老归寿之日,享阳八十有四年。”“侬猷子侬儒,字全福,又蒙皇上深恩,人民爱戴,袭父职,历任西源州,广源州等州官。”“(全福)…在唐朝末,离茶阜县故乡,带领亲眷迁于广源州,…任傥猶州州官。”

 

剖析一:侬猷何许人也?我国正史无任何记载。

  按《南晓族谱》说:侬猷是唐代人,具体出生日期未明确,如果侬猷真正是侬智高的祖父,因侬智高出生于1025年(即宋赵祯三年),按时间推算侬猷当出生在唐朝末年间。唐末宋初长沙府茶阜县是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是汉人居住之地,侬猷祖籍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自然也应是汉人,不是外来的少数民族人,其子侬全福随父,亦当属汉人。

  侬智高的父亲是侬全福,侬全福的父亲是谁?据传不一,中国人说是侬民富,越南人说是侬全德,孰是孰非,无法认定,中越两边说法不一,真假难分。

  傥猶州时属少数民族边蛮,侬全福是“山獠”人,任傥猶州广源州州官,其父虽没有明确史料可鉴,世袭父职,故其父当属本地土官,如果侬全福的父亲不是当地的土官,侬全福哪里能够世袭父职?侬猷一世任长沙府茶阜州官之职,共任州官六十三年,至老归寿之日,享阳八十有四年,他哪能来到广源州任州官?这样看来,《南晓谱》所载的侬猷,祖籍湖南省长沙府茶阜县,其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不可置信。

  唐宋时期,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所谓羁縻制,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各土著首领在羁縻州实行自治管理,“树其酋长,使自镇抚”。

  羁縻政策是中国封建王朝用以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的重要方法 ,“羁縻”一词最早见于《索隐》,史载“盖闻天子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其意为:“羁”指马笼头,“縻”指穿牛鼻之绳。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针对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统治手段—羁縻政策。羁縻统治下的地方土酋必须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来担任,如当地的“族长、耆老”,大的官吏如刺史,一般都由有封建领主世袭、充任,最为重要的是羁縻州的行政首领有世袭的权利。

  由此可见,侬全福是羁縻州傥犹州广源州本土人,并非外来人,其父亦然。

  据载,侬全福为广源州势力最大的壮族部族首领,于1029年在当地建立“长生国”(又称“长其国”),自称“昭圣皇帝”,立其妻阿侬为“明德皇后”,封5岁的侬智高为“南衙王”。侬全福曾不接受越南的宗主地位,李太宗通瑞五年(1039),大越军队突袭长生国,虏走并杀害侬全福。侬智高遂于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自立为王,国号“大历国”,时年侬智高才16岁。这里也看出羁縻州的行政首领有世袭权,正因为如此,16岁的侬智高才得以自立为王。

查阅中国正史,尚无法找到侬猷的任何记载。

  撰于一九三六年的《南晓族谱》,编造了一个侬猷,侬猷生全福,全福生侬智高。就是这样乱编造的《南晓族谱》,竟成了某些人宣称“侬智高的爷爷是侬猷,侬猷来自山西雁门”,“侬智高也是汉族人”的“证明依据”,成为某个人编写侬智高家谱的“引证资料”。可见《南晓族谱》流毒甚广,误人不浅。

  据清康熙四十一年(1645年)由德保县农祈阜序立的《农氏家谱引》载:“…神农氏后裔农猷生于汉朝(注:五代十国的汉帝国)年间,年五十岁,为河南南阳知府,生子农儒,年四十九岁,为河南陈州府,生子农郊、农徽二人,徽又为四川成都太守,生子三人,长曰兴流,次曰兴酬,三曰兴修。汉朝末年(注:公元979年),天下纷乱,三兄弟剿贼有功…兴流奉旨授广西太平土府,…兴酬奉旨授云南广南土府,兴修阵亡…仅序兴流世袭太平土府,…相沿而来至正统十一年改流云云。”从这段农猷—农儒—农郊,农徽—兴流、兴酬、兴修发展史看出,农猷非侬猷,农儒亦非侬全福。没有农儒生侬智高、侬智科的记载,这是记载农猷最早的民间资料。

  农祈阜序立的《农氏家谱引》又载:我之旧谱,止传自农官始…。 农官—田和—玄许—仁德(弟仁寿)—世雄—德全—胜坚—善忠—寿清—农召—农鳌—农宾(农赫)—农祯—福全—真宝—(生三长子祈丰,次祈盈,三子祈阜生于1646年),天佑(遗腹子)生于顺治十七年,即1660年,是祈阜的胞弟。祈阜是编序《农氏家谱引》其本人(注:《南晓族谱》记载祈丰、祈盈、祈阜并未遭玘理杀害,天佑并非独苗的遗腹子)。《南晓族谱》对《农氏家谱引》的编谱者农祈阜公的记载存在严重错误,这里不一一赘述。

  《农氏家谱引》和《南晓族谱》两本族谱的编撰者都是本家族宗亲长老,都是为了“明根本,序阅历,传吾宗族祖名讳,登于谱牒,流传后裔,目可得睹,知有所据也”。两本族谱编于不同年代,《农氏家谱引》作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645年),《南晓族谱》作于1936年,《农氏家谱引》早于《南晓族谱》近300年。两本族谱的编者对农猷或是侬猷的记载都有存疑之处,都没有正史史料依据。

  但祈阜公言谨慎行,对其上祖农官由哪里分出,未有定论。对“农猷至兴流一段亦未敢明辩”阜公对一时弄不清楚的祖先史不轻易定论。

  相比之下,《南晓族谱》的编者就逊色一些,其对于农宰询以上的祖先发展史,胡乱接到天保县大偶村的农坛上,还制造出侬猷是农坛的一世祖,是侬智高的爷爷,误导了不明真相的农氏宗亲。《南晓族谱》胡编乱造,颠三倒四,东拼西凑,信手拈来即成家谱,那是对祖宗的亵渎,对后人的不负责任。

  明代正史确有农猷的记载,农氏族谱亦记载有明代的农猷:淳安县县令,多有惠政。农氏家族常以农猷事典写成楹联,教育后代:

  其一:淳守慈令;国学名儒。( 上联典指明·农猷事典。下联典指明·农益、农志科,二人并称为一代名儒)

  其二:国学名儒,储才有二;淳安贤令,称奏无双。(上联典指明代名儒农志科、农益事典。下联典指明代淳安令农猷事典。)

    《农氏家谱引》所载的农猷,是否是明代的农猷,不妄定论。《南晓族谱》所载的侬猷是否也是明代农猷翻版,把“农”姓改成了“侬”姓?不得而知。


二、《南晓族谱》把农宰询连接到德保县马隘乡大偶村农坛所生是严重错误

 

  据《南晓族谱》载:侬猷→侬儒→侬智高→侬兴球(后改赵姓)

                                              侬儒→侬智科→农兴畴、农兴流

兴流→田和→玄许→仁寿→世雄→德全→胜坚→善忠→寿清→农召→农鳌→农宾→农永→期祯→禄缘→真宝→朝盈→天佑→农田→农阜→农坛→宰询,自宰询起,其裔孙至今最幼辈已有29代。

 

剖析二:从侬猷至宰询的发展史不符合历史事实

  如果农宰询真是农坛的儿子,农坛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农宰询裔孙至今最幼辈已有30代,平均每代才10.3年,可见宰询不是农坛的儿子;始祖农宰询是宋末元初人,约生于1280 年,比农坛早出生430多年,哪里有儿子比父亲早出生四百多年的事?故宰询不是天保县大偶村农坛的儿子。

    1998年,农姓族委会在编纂《雁门农氏宗族谱》时,针对《南晓族谱》的错误,编委会在61页“农姓远史祖先梗况—侬猷至农宰询公段简况”一节中,编委会还特别加注了按语,现将按语重载如下:       

“从侬猷至宰询这段记载源出于邕宁县南晓镇雅王圩万二公之后裔农宇泽和农茂祥之手,他们二人一九三六年撰写,一九七一年再经农茂蕃修改而成。因已在社会中流传,故予以摘载。目的是为了杜绝谬误流传,亦可供后人分析。

  这篇记载,我们认为不符合历史事实。

  首先,由侬猷至宰询的二十五代人,经历唐末至元初约400年时间,平均每代人16年,不符合人类人口发展规律。

  其次,从第三代侬智高至第十五代的农宾、农赫,十二代历时576年(从1052年智高举兵反宋至明朝崇祯元年(1628年)宾、赫二公受武职),平均每代历时48年,同样违反人口发展规律。

  第三、始祖宰询公是元初人,十五代的农宾、农赫却是明末人,第二十五代比第十五代早了约320年,这更荒唐。

  总之,这段记载错误和矛盾百出,不一一赘述。作者不是有意拼凑就是误传。不可置信。宰询公之前的发展史,至今仍无确凿史料可考。”

  据《德保县农氏族谱》载:农坛是大偶村农氏家族的始迁祖,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农坛公原配黄氏生长男福祥(有碑记),次男福清。

德保县马隘乡大偶屯和大录屯的族谱并无农坛生农宰询的历史记载。并在(P413)的下方加上注:“按宇泽和茂祥公撰《农氏族谱》(即《南晓族谱》)农坛生宰询,天佑(1660年生)是宰询的高祖父。…到1998年,宰询公至最幼辈已有28代,如果接到天佑就有32代,平均每代才10.5年,故宰询不是农坛的儿子。据福祥墓碑文载:福祥乃农坛之长子也。”


三、《南晓族谱》攀附名人,编造祖宗,导至以下几点错误


1、否定始祖农宰询原籍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常盛泰宁人

  《南晓族谱》称:始祖公宰询,原籍于天保县,大偶村,祖母望其成龙,尽心送读,后因功名高中,名列翰林虎榜,蒙皇上提拔,赴任湖北省武昌县正堂之职。越数年,又调任浙江省杭州府正堂。

 

剖析三:元、明两朝代德保县均无学校

  经查德保县志,德保县的建制沿革,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改土归流为镇安府。乾隆四年(1739年),镇安府添设附廓县,叫天保县。天保县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前后,才在东、西、南、北四路各建社学一所,产生了天保县最早的学堂。农坛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地处边蛮,高山丛林,交通困难,人烟稀少,经济非常贫穷落后,时无学校,一般人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农宰询公何来“功名高中名列翰林虎榜”?生于元朝初年的农宰询,如果他出生在镇安州,元时的镇安州更没有任何学校,又哪里能够“尽心送读,功名高中”?由此可见,《南晓族谱》所编造的农宰询,原籍天保县,后因功名高中,名列翰林虎榜,蒙皇上提拔,由天保县赴任湖北省武昌县正堂之职的虚假性,也说明宰询公并非是天保县大偶村的农坛所生。

  农宰询原籍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常盛泰宁人。江浙一带自古以来,经济文化发达,人才济济,农宰询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江流域,才能够有机会就读并接受先进的文化影响,出类拔萃,功名高中,蒙皇上提拔,历任浙江省杭州府正堂,后带三子(廷训、廷瑜、廷琪)仕武昌县正堂。宰询公年老辞官,带二子廷瑜旋籍浙江,这才是农宰询真正的发展史。

2、《南晓族谱》不懂得廷训祖公的发展史

  《南晓族谱》称:廷训祖公,留在故乡大偶村,服待祖母和料理家务。后生开明、开猷。…再说开明始祖公,也生下三男,他也见那里(即大偶村)是峦山重叠,地广人希,又见弟侄迁走,也不愿在此久居,…在明代要末的那年,择居于木兰丹州,白马苑县那北我村。

 

剖析四:祖先出生年代不容颠倒

  明朝末代,即是崇祯帝,崇祯(16271644年)在位17年,明代末年,即1644年。农坛生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按《南晓族谱》这段记载,宰询公之长孙开明祖公亦早于天保县大偶村的农坛近百年(实际上开明公约生于1320年)。用《南晓族谱》这些记载,反过来也证明宰询公不是农坛的儿子。

  始祖宰询公约生于元朝世祖忽必烈廿年(即1280年),二世祖廷训公约生于元成宗六年(即1300年),祖廷训奉元旨赏戴“都司衔”领兵征广西平乐、梧州、浔州、思恩四府,有功后署武缘县(今武鸣),生下二子:长子开明,次子开猷。三世祖开明公约生于元英宗帝元年(即1320年),明公至元朝末年,因世乱先后到广东高州、茂名数年,后赴交趾转茅岭,几经转辗来到横县南乡下黎村定居,生育三子:万一、万二、万三。

四世祖万一公是始祖宰询公之长曾孙,横县开基祖开明的长子,元顺帝(惠宗)九年(即1342年)出生于横县南乡下黎村,后迁居横州西津村,曾任永淳县正堂。

3、《南晓族谱》错编邦信公之前万二公的发展史

《南晓族谱》称:开明始祖公生下万一、万二、万三,明朝末年由天保县大偶村择居木兰丹州白马苑县那北我村。然后万一迁至横州、灵山、西津、永淳等地,万三公不知去向,万二公迁到邕宁县青云街数年,生下邦信,邦信生道经(本星)、道显(本朗)、道云(本月)三子。


剖析五:明、清两代广西没有白马苑县

  明、清时代广西沿革没有木兰丹州,也没有白马苑县。不知道《南晓族谱》所谓的木兰丹州白马苑县在何处。

经查:黑龙江有“木兰”一地,满语“围场”或“哨鹿”之意,古代的木兰县以境内木兰达河(又称穆伦河)得名。1913年呼兰府改县后,木兰县改由黑龙江省直辖。

  白马苑县,今河南省滑县古时叫白马县,今山东省地域自古至今未发现有白马县。白马县行政区划始建于秦代,历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都沿袭其名,位于太行山以东(谓之山东)。白马县的创建制始于秦代,废于明代,前后经历了1500多年之久。

  第三代祖先农开明公真实的迁徙路线是:由武缘(即武鸣)→经邕州移居广东高州→茂名→交趾地→防城茅岭那望村→再返转邕州→横州南乡南龙塘下黎村落业发枝。开明生育三子:农万一、农万二、农万三。农开明一家均居住在横县下黎村。其中农万一后来移居横州西津村,生下五子。万二留居下黎村,生下六子。农万三则移居贵县繁衍发枝。

  万一公生育有:喜建、喜荐、喜胜、尚勉、尚挽;万二公生育有:喜才、喜燕、喜敬、喜礼、喜爵、喜广共六子,其后代多居住横县、邕宁、钦州、灵山、宾阳等地。万二公故后墓葬于下黎村燕子岭,同葬于燕子岭的有开明公、开明太婆、万一太婆、万二太婆,穴名:燕子把栏杆。

  万二公长子喜才迁居灵山县丰塘发枝,次子喜燕移居南宁皂角村发枝,三子喜敬住南乡镇下黎村,四子喜礼外出不知不录,五子喜爵先迁横县校椅镇东圩后移居宾阳古辣,六子喜广移居南乡镇大化村发枝。

  再说万二公次子喜燕公,喜燕又名农期,从横县下黎村移居南宁皂角村,有墓碑为记,其逝后葬于皂角村东北方附近山坡,因城市发展2019年农期墓随皂角村集体墓地迁至武鸣区某山岭。

  喜燕(农期)生长子道云(即邦信),次子道经,三子道显;万一、万二的子辈同是“喜”字班,万三公迁居贵港,其子叫并迁(从横县搬并迁来之意),并迁公生育道龙、道凤、道正、道宝四子。万二、万三之孙辈均为“道”字,这并非是一种巧合,排班是祖先的预先安排。

  良庆区、钦州大部分的农姓均是由农喜燕发枝,现已经发展到二十九代(平均每代25年),喜燕公后裔约二万多人。

  我始祖农宰询公原籍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常盛泰宁人,妣王氏续妻张玉蒙,生三子:廷训、廷瑜、廷琪。元朝时仕湖北武昌正堂。询公刚正不苟,三个儿子其性都刚强,难免多与人不睦,恐祸生不测,故始祖命训、瑜、琪三子各择吉地而分居各省。然又虑后代子孙蕃昌,若不识祖宗之根本,亦不识兄弟为连枝,安能笃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之义,势必致亲兄弟如路人矣!故四公即修族谱,内中题诗一首,各带一卷在身(注:这是宰询公编写族谱诗的历史背景)。


其诗云:

父带三男仕武昌,生成禀性最刚强;

含仇起祸情难料,抱恨生端理亦常。

散处遐方营第宅,各寻胜地集祯祥;

此诗万代须传记,识得来由总炽昌。

 

四、结束语

 

  综观历史事实,《南晓族谱》所载祖先发展史,自道云公(即邦信)以下,比较接近实际,为后代知有所据,起到了一定参考价值。自邦信公以上,此谱攀附名人,乱编乱套,颠倒世序,毫无参考价值,还误导了不少宗亲。不管编撰者其初衷如何,给后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流毒甚广,有必要加以澄清。希望农氏宗亲中的知识贤士,知渊识博的族老与后昆,广泛收集民间谱牒和社会史料,实事求是,传承农氏的真实发展史,弘扬正气,拒绝以讹传讹,让农氏光荣传统史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真实的历史记载,是有力的证据,也是编纂族谱最重要的依据。祖先的发展史绝不能依靠“研究”出来,毫无根据的道听途说,胡编乱造,颠三倒四,不足以据,没有说服力,也不可信。历来的史记就是依据,史实不容篡改,不能轻信口传,口传往往有误,口述口传的世系,正是家谱滥觞。东拼西凑信手拈来即成家谱,那是对祖宗的亵渎,对当代的误导,对后人的不负责任。

  有的所谓老族谱记载祖先的发展史严重失实,严重违背历史年代,严重违反人类的发展规律,而今天有宣称对农姓历史最有研究,最有发言权,最有“权威”的某个人,竟然对世序混淆,时序倒置的所谓“老族谱”,缺乏“求是”精神 ,不但不敢正确面对“老族谱”的错误,反而千方百计利用这些错误,断章取义,变本加厉地糊弄大众,进行学术造假。将两本不同的所谓老族谱凑合在一起,把年代相隔遥远的两个人强连成父子关系。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对待这些所谓的“老族谱”应该实事求是,去粗存精,去伪求真。对历史人物、事件充分考证之后,才能做到观点有据、存信阙疑、直隐相成。对待祖先无法往上连接,要坚持宁缺勿滥,有待考证的求实原则。摒弃古今修谱中攀附造假,抄袭拼凑的现象,考证求实是修谱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农氏家族中,蕴藏有大量的家谱,只要我们充分将它们挖掘出来,经过充分考证梳理,相信一部真实可鉴,涵盖范围更广的农氏宗族族谱,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上剖析难免有错,恳请宗亲和社会贤士批评指正,不胜感谢。

                       

                                    

                            00年十一月一日